雲林縣西螺鎮陳家夫婦大量種植白玉蘿蔔,醃製成老菜脯,如今老菜脯價格翻漲,他們卻決定低價出售一批30年老菜脯,以用作打響名頭,讓更多人能吃到這一根難求的正宗老菜脯
老菜脯製作創意其實來自老一輩的養生之道,食材又稱為窮人家的人參
白蘿蔔醃漬 壓扁 翻面 曝曬 甕中最少必須放十年,才能喊他一聲「老菜脯」心臟內科醫師在節目中說過;據調查,高血壓會慢慢影響全身器官
製作過程繁瑣,工藝複雜挑剔,所以30年份的老菜脯真的是少之又少
陳年菜脯育成耗時費心越來越少農家願意投入,白蘿蔔做成老菜脯需要
漫長的時間,而且100斤白蘿蔔做不到十斤的菜脯,產量稀少,
所以愛好老菜脯的要抓緊了,不僅可以泡茶還可以入菜遲了可就買不到囉!
陳年老菜脯清香回甘回味綿長,用來入菜煮湯,燉各種膳食都是極好
如今越來越多國人喜歡陳年老菜脯的味道,但陳年的老菜脯不是隨處可遇到的,沒有像老陳這樣愛好醃製老菜脯的人家,家裡最多醃製一兩甕的老菜脯,自家吃著,哪裡還有多餘的,甚至這種古法醃製的方法都幾乎失傳了
老菜脯排骨湯,雞湯等等,不僅味道好,湯汁清香甘甜,還很養胃潤喉,驅寒祛火,溫暖人心 喝一碗老菜脯燉的湯,不僅可以治療感冒,保護心胃,還能潤肺止咳, 老菜脯富含非常多的營養元素,還有降三高,增強免疫力的效果,是我們農民的人參一點都沒誇張
為了打開知名度,決定網路限量低價銷售讓大家都能嘗一嘗正宗的老菜脯
30年份老菜脯低價每人限買一次
(每罐重415克)【30年份1罐1580】【30年份2罐2280】
【30年份3罐2780】
【30年份4罐2980】
---------------------------------------------------------------------------------------------------------------------------
西螺鎮,別稱螺陽,位於台灣雲林縣北端,行政屬於中華民國台灣省,北隔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以稻米、醬油及西螺大橋聞名各地,為雲林地區重要的農業鄉鎮之一
老陳家種植白玉蘿蔔已有些歷史,從民國74年老陳23歲,便開始種植白玉蘿蔔,當時種植蘿蔔是因為老陳喜歡喝蘿蔔湯,後來蘿蔔種的好,收獲都不少,新鮮蘿蔔吃不完,就和妻子一起開始醃製蘿蔔乾,因為老陳也喜歡吃蘿蔔乾,那時母親還在世,教著夫妻兩醃製老菜脯,每年老陳必有種植白蘿蔔,都會醃製一批老菜脯,久而久之老菜脯吃不完,越來越多,但老陳還是改不了這個習慣,每年都醃製很多老菜脯,因為醃製技術成熟,也不用擔心會壞掉,老菜脯是越陳的越好吃,於是老陳空出一層好幾個房間用來擺放醃製老菜脯的甕,醃製了很多菜脯,
當時也沒想著賣,只是因為母親的古早醃製方式,老菜脯醃製的很好,味道很香醃製多久都不會壞,學到了母親的真傳開始慢慢喜歡上專心做一件事的感覺,其實很多醃製的老菜脯也有一部分是拿來送給親戚朋友,自己一家人日常燉湯入菜並不能吃掉多少,因為醃製的好很多周邊鄉鎮的朋友也都跑來買
老菜脯可以解毒、解酒,還有改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便秘等功效,煮起來很甘甜,是我們雲林人口中的黑色人參
這是老陳的妻子魏曉瓊女士正和老陳把一批曬好的蘿蔔收入缸中,準備入甕封存
老陳和妻子做老菜脯有35年了
老菜脯的製作原材料其實很簡單,僅僅只需選好白蘿蔔和粗鹽巴,並且要注意拿捏好蘿蔔和鹽巴的比例。為了保障蘿蔔的質量,魏曉瓊女士和老陳每次都要親自到蘿蔔地裡按規格、形狀挑選大且飽滿的白蘿蔔,保證曬乾後蘿蔔的甘甜
老菜脯的製作原料雖然簡單,但製作過程卻相對繁雜。在追求效益的今天,為了做出地道的老菜脯,老陳夫婦仍“守舊如新”,採用傳統的每日“一搓一曬一壓”的方法
在反复晾曬約半個月時間
每天重複一次,揉,壓,曬,一天重複一次
用石頭壓,乾得比較快
直至蘿蔔水分流失成乾狀後,才收於壇中進行封存
在封存的時候須選用釉面光滑且密封性比較強的甕,把封好的甕放在溫度和濕度適宜的環境中進行保存
我們每一甕都會有特殊標記不會拿錯年份更不會以次充好請放心
獲得總多國人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