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愛喝茶,卻不知道普洱茶竟然是眾茶之首
《本草綱目拾遺》中有“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刮腸通瀉”的記載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家自產自銷直接在網絡上銷售的有機好茶
因為實現了“茶農—消費者”無中間商賺差價的銷售模式,所以我家的茶不僅是天然有機的好茶,還將價格壓到最低,只為打擊那些無良商家!
我是合歡山的茶農,朋友們都叫我老陳,我們雖然是務農世家,但是從前父親務農時我覺得他是個土包子,直到我接手了家裡的茶園,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台灣產茶地區比較多。海拔高度決定了台灣茶的口味。海拔越高,口味越佳、價格越貴。高山茶是指海拔一千米以上茶園所產製茶,我們的茶區位處於台灣合歡山,海拔高度在2600米以上,一般認為是台灣高山茶中最好的產地。
給大家介紹我們製茶的步驟
1.採茶菁
普洱茶最佳的採摘時間在日出半小時後,這樣可以避免其鮮葉水分含量過高,不利萎凋與殺青。採摘普洱茶一般在每年春天的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採摘也俗稱“二水”,秋茶採摘又稱“谷花”。茶葉採摘季節的不同,也會形成高低不同的品質;一般“春尖”及“谷花”兩個時期採製的茶葉品質最好:目前云南上好的普洱茶多是以“春尖”為主體製成的。
2.萎凋
這是要藉著陽光或者熱度讓剛採收好的茶葉中的苦度、澀感揮發,讓茶葉軟化脫水。萎凋要恰到好處,除了時間的控制,空內溫度大約在22一24℃左右最適合,因為假使溫度太低茶的香味就溢發不出來,溫度太高,味道則差。
3.殺青
其實普洱茶末在還沒有緊壓成型前還是綠茶,製作普洱茶殺青不可或缺,目的就是要讓茶葉停止揮發,當茶等經萎凋失去水分但是尚未乾透時,利用殺青的方式,也能夠使茶葉的水分更均勻,現在的殺青方式多采用鍋式殺青或滾筒式殺青,古時為手工翻炒法。殺青完後,仍是將茶葉攤涼,準備進行揉捻,正常茶菁葉色由鮮綠轉為深綠或墨綠。
4.揉捻
依据茶菁原料的老嫩程度不同,揉捻时需做轻重调整,嫩叶轻些,老叶重些,目的在于把片状茶叶制成条状或圆珠状。传统制茶以手工进行揉茶,并且依据茶菁的粗细,分粗揉与复揉二次,尤其针对梗枝部分特别首重二次复揉。
5.曬青
將揉捻後的茶著薄薄攤開,曬至茶葉含水量約為新葉的10%左右,如果乾燥不完全,將會使茶著過度發酵,甚至可能發霉現象。如果沒有陽光也可用烘乾的方式,不過利用陽光會有特殊的香味,這是早期普洱茶味道特殊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時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曬青毛茶”了。
6.渥堆
握堆是與古法最大的區別,這是1973年昆明茶廠最先發明的。具體過程是潑水在製成的曬青毛茶上,使茶葉吸收水分受潮,然後堆成一定厚度,再利用濕熱的原理將茶葉加速熟化。這樣做,也就使得普洱茶在短時間裡有了古時普洱茶甘、滑、醇、厚以及陳香的特點,大大縮短了加工的時間。
7.晾乾
渥堆後,將茶葉薄薄的攤開,自然風化。過渡泥堆會使其茶性、茶質變壞,直接影響茶品香氣感,且不利於陳化;可若是乾燥不足則茶心附近最容易產生霉變。風乾後的茶毛料可直接銷售。也可依據需求蒸壓加工。
8.篩選分級
茶葉採摘時。葉和芽同時採,一般從茶樹枝條的尖往下採摘到第三葉:一葉一芽的採、二葉一芽的採一葉一芽。三葉一度的採二葉一芽。分級時,級別高的芽多,級別低的葉多梗多
9.緊壓成型
乾燥的毛茶經高溫蒸軟後,依據需要再緊壓成型,這裡又可分為餅型、沱型、磚型等等。這也是普洱茶重要的分類方。
10.包裝
普洱茶包裝很特別,是用筍葉,用棍棒將茶條緊塞於內附筍葉的悠內,籃口覆蓋筍葉,用細蔑纏牢。
堆積緊塞並且用筍葉把茶葉包嚴,在古時是為了使茶葉在運輸的過程中不下於受損,對“後發酵”的形成來說,它對籃內茶坯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能在較長時間內有效保持茶內水分和因微生物繁殖等因素形成的堆內濕熱環境,從而達到促進內質變化的目的。筍葉透氣性好,柔軟而且有韌性,能防潮,還有怡人的清香,普洱茶會吸收談的天然竹筍香。
匠心好茶,邀您賞析
一位資深茶友,品過老陳家的茶後,還分享一首打油詩:“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餘香,八道有餘味,九道十道仍回味”。充分說明了合歡山普洱的茶香及乃泡性
老陳想對您說的話
我們家的茶
都是純天然,不打農藥的
現在市場上假茶盛行,以次充好
我們通過網絡的方式銷售茶葉
目的是除去銷售鏈中眾多的環節
讓國人能夠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好的茶葉!
可以請大家放心購買
如果不喜歡,30天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