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研究生黃家銘拾鋤頭,為國人健康研製薑黃粉
生物研究生拾鋤頭,為國人的健康出一份力
黃嘉銘——天然農法薑黃之路
自小擁抱台灣後山—花蓮的好山好水,使得出生在吉安鄉的黃嘉銘對土地及昆蟲懷抱熱情,有著濃厚興趣。跟隨著心中理想,他專攻生物學系,一路唸到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研究所,但畢業前幾經思考未來工作出路,卻認為生技廠操作員、研究助理或業務並不是自己渴望的職務,一心想繼續踏著土地與大自然接觸的他,心中生起返鄉務農的強烈念頭。
▲從小熱愛昆蟲和土地…
不必外求!台灣自產鮮採藥材尚安心
談起當初栽種農作物的原因,除了農改場推薦之外,黃嘉銘也發現不少人「想買中藥材,但卻不放心」的煩惱。台灣本地鮮少農民栽種中藥材,大多仰賴中國進口,難以確認栽種和加工的情形和製程,不僅安全和衛生有疑慮,更擔心買到假藥材。為了讓更多人容易取得安心的中藥材,他認為用有機方式栽種的台灣自產藥材,能方便更多人,「希望本地鮮採藥材讓大家吃得健康!」而這也是黃嘉銘從農的心願之一。
▲身邊沒有挖土工具,嘉銘仍熱情地用雙手挖開泥土,讓我們一探薑黃出土的模樣
「從小家裡就不是做農的,連鋤頭都沒拿過,但當時就是一心很想回家耕作。」黃嘉銘肯定地說。
捲起衣袖、穿上雨鞋在田野忙於農事已踏入第五年,但當初黃嘉銘曾苦惱該種哪些作物,四處拜訪農友和農業改良場後,才遇上適合花蓮在地種植的薑黃。
即便從校園研究室走入鄉間田野,堪稱農業門外漢,但黃嘉銘從入門時就擁有強烈決心,選擇從自然無毒的有機農業起步,「選擇有機不只是對整個環境好,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好,希望能種出對身體好、自己也敢吃的東西;不去想為了什麼而做,而是做對的事就對了!」他率直地訴說單純的初衷。
▲黃嘉銘正在薑黃地里辛勤勞作
不怕困難 只種有機產品
黃嘉銘跟我們分享,這裡的土壤含豐富微量元素,加上花蓮的氣候和環境,特別適合薑黃生長。除此之外,種植前他還特地查,挑選較為獨立、沒有鄰田汙染的田地耕作,並用土壤堆出明顯的溝道利於排水,讓根莖類的薑黃不怕水淹。
田埂不刻意除草、除蟲 追求生態平衡
做有機就屬病蟲害和除草最為麻煩,他每天一早就到田裡報到,使用生物防治驅逐斜紋夜盜蛾、蝸牛等害蟲,每隔一兩周就要人工慢慢除草,甚至夜晚還戴著頭燈去田裡抓蟲,「雖然花費心力,但看到作物一天天成長茁壯,心裡覺得很充實,是一種喜悅和踏實的感覺。」期待著健康作物收成,他以自己的堅持表達友善土地的心。
▲ 頂著太陽在薑園彎著腰拔除雜草,在露出的薑上再覆蓋土壤,讓它有更足夠的生長空間,等待著一年一次的採收期。
返鄉至今五年,黃嘉銘從原本的一人努力,到現在說服弟弟黃嘉慶一起打拚,也用心研發出新鮮販售之外的選擇,乾燥切片及加工製成茶包,「常會有些人不清楚要怎麼烹煮藥材,希望做成茶包能方便更多人。」擁有對大自然的熱情和想種出好作物的單純之心,黃嘉銘在故鄉土地上栽種出台灣在地的健康藥材,也種出屬於自己的理想。
《本草圖經》:薑黃,能生花,花在根際,一如蘘荷。謹案鬱金、薑黃、蒁藥,三物相近,蘇恭不細辨,所說乃如一物。都下近年多種姜,往往有薑黃生賣,乃是老薑,市人買生啖之,雲治氣為最,醫家治氣藥大方中,亦時用之。
1.降血脂作用:
一篇研究以33位有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為受試者,將其分為控制組以及薑黃素組進行為期8週的實驗,控制組每天吃四次安慰劑;薑黃素組則每天吃四 次含500mg薑黃素,結果發現吃薑黃素後血脂含量顯著下降。
2.抗腫瘤作用:
在細胞實驗以及動物實驗當中,發現薑黃素可以預防癌症的進展主要是透過兩個機制:影響血管新生以及腫瘤生長。而薑黃素抑制腫瘤血管新生則是透過以下多個機制:直接減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以及基礎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的形成等等。細胞實驗中則發現薑黃素會促進各種動物及人類的癌症細胞株死亡,包括白血病,黑色素瘤,乳癌,大腸癌,卵巢癌,腎臟癌,肺癌以及肝癌細胞
3.預防失智症作用:
研究發現薑黃素有預防阿爾茨海默病作用,因為它能通過血腦屏障。已知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腦部的氧化傷害以及發炎反應都較為旺盛,而薑黃素抗發炎以及抗氧化的 能力已經獲得證實,因此開始出現許多薑黃素以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相關研究。可透過幫助細胞對抗氧化壓力而達到保護細胞的效果,而研究發現薑黃素可以促進血紅素氧化酶的活性。
薑黃素吃越多越好?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可薑黃萃取物屬於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普遍被認為安全)的範疇,食用上並沒有特殊限制,不過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為避免攝取過多造成反效果,建議每日攝取量大約在200毫克內
產品經過SGS檢測合格
大家放心購買